一个拥有30万人口的县,在本县参加高考的却只有185人。连免费接送考生的出租车司机都产生了疑问:“学生们都去哪儿了?”
什么因素促使家长们纷纷选择把孩子送到外地读书?当地的中学教育到底陷入了怎样的境地?
生源外流,让流入地声名鹊起,却使流出地广宗县教育经历着“失血”引发的阵痛。
而类似的现象绝非发生在广宗一地,其正在我省一些县级城市上演。
今年仅有185名学生参加高考
今年高考期间,广宗县金誉出租车公司按惯例继续前往考点免费接送考生。考点设在广宗县第一中学,这是全县唯一的一所高中。长长的车队从一中门口排到了200米外的交警队门前。
公司的刘宗朋师傅发现,每场考试结束,出来的考生并不多。出租车司机们都感到纳闷:“今年的考生怎么这么少?学生们都去哪儿了?”
“今年参加高考的也就180人左右。”一位从广宗一中转到其他行业的人士对当地教育依然关注,他介绍,至少从10年前开始,就明显感觉到当地高中毕业学生数量在减少,但绝对没想到会少到今年这种程度。
全县拥有30万人口,在本地参加高考的只有180人左右,这样的说法属实吗?6月16日,广宗一中的两位副校长周文昌、杨洪申同时向记者表示,今年参加高考的毕业生有“600多人”,去年 “光考上本一院校的学生就有100多人”。
这一说法遭到了众多当地人士的质疑。多位家长和学生告诉记者,广宗一中今年共有6个班参加高考,即215班至221班(其中的218班已经被合并掉),每个班有学生30人左右。
广宗县教育文化体育局(以下简称教育局)招生办主任武玉召最终确认,今年高考,广宗只有8个考场,其中县职教中心的11名考生占了一个考场,广宗一中参加统一高考的人数只有174人。
而在县一中网站上,2010年11月的一份督导评估汇报材料显示,该校“有教学班48个,在校生2542人”。该校副校长杨洪申则表示,今年有在校生1700多人,比去年还增加了一些。
广宗一中建校有50多年的历史,过去一直叫河北广宗中学,当地居民则多称之为“县中”。知情人士介绍,这所2007年获批的河北省示范性高中,如今的在校生已不足500人。
从2542人到1700多人,再到不足500人,数字上的出入暂且不论,但却折射出了当地高中生源大幅减少的现实。
“衡水教育不是特别出成绩吗?所以家长就把我送到了那边。”6月17日,广宗街头,应届高三毕业生刘兰慧告诉记者,自己是在枣强一中读的高中,在那里,光自己认识的广宗同学就有20多人。
记者在广宗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调查,发现当地的学生向外地流动的现象从高中到小学都不同程度存在。
外流目的地从衡水转向周边,二中老师要帮一中招生源
记者采访时,武玉召正忙着安排今年的中考工作,据他介绍,今年考生不多,有1000多人。从1000多人参加中考到185人参加高考,广宗的学生都去哪儿了?
距邢台市60公里,距冀州市72公里,距衡水市98公里……地处邢台市东部的广宗县,受周边教育发展的影响很大,衡水市区、冀州、枣强成为广宗学生外流的主要目的地。但随着衡水一些高中对外地生源的成绩要求越来越高,部分家长转而把视线转向广宗周边的县市。
6月16日,距离广宗县城七八公里外的东召小学门口,小景正在帮姐姐带孩子。她刚从石家庄经济学院广告专业毕业,已经把工作签到了北京。“我在巨鹿那边上的高中,从初三就过去了。”她说,父母之所以把自己送到邻县就读,是因为“那边的升学率比广宗要好一些”。
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“2013年农村贫困地区专项计划”名单显示,当年有60名广宗户籍的考生分别毕业于巨鹿中学、巨鹿二中,另有56人毕业自威县一中。
在广宗,家长中流传这样的说法:学习最好和家里最有钱的学生都去了衡水;学习中等和家里条件一般的选择去了周边县,家里没钱成绩又差的才留在县中。
“为啥人家的生源不来广宗,只有广宗的孩子往外走?说到底,还是广宗教育不如人家。”广宗县教育界人士董同侃介绍,自己的孩子是在县中上的,“考得就是不如人家,两个孩子都上的专科”。
“尽管教育界对衡水的教育模式有着不同的评价,但在家长眼中,考不上大学什么也白说。”广宗二中校长刘英武认为,学生外流,对广宗来说,是一种无奈,每个家长都想让孩子考个好成绩,但广宗的高中,在比拼高考成绩的竞争中接连失利,继而陷入了恶性循环:高考成绩不好——好学生外流——成绩愈发不好——生源更加外流……
因为衡水和邢台义务教育阶段选用的教材不同,为了在中考中能取得好成绩,广宗的一些家长从初中、甚至小学就把孩子送到了衡水就读。
“快采访采访他吧,他家孩子可厉害了!”在县城跑运输的曹先生,引得朋友们很是羡慕。他从初中起就把孩子送到了衡水市一所私立学校,3年花了4万多元。而今孩子正在衡水中学读高二,“成绩还不错,目前全校能排1100多名,考个本一没问题”。
“高中,就是一个地方教育的领头羊,高中办不好,初中也会受影响。”刘英武考察发现,在衡水,因为高考成绩突出,连私立的初中、小学,都能招收到上万名学生。而广宗二中,作为全县最好的初中,也只有2000名学生。
据他介绍,二中每年都要帮助一中进行招生,让老师们对学生进行引导,选择到一中就读。
而据媒体2011年的报道显示,为了留住生源,广宗一中曾经在学生和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,对广宗二中的一些初中毕业生进行了学籍注册,结果导致这些流动到外地的学生没有学籍,遭遇种种麻烦。
志愿填报:
51美术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开启,让你不浪费一分上大学!咨询微信:artbaokao
声明:以上整理自(河北日报)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!
返回51美术网,查看更多>>
艺术生的报考神器:51美术网—美术高考报考指南
-
责任编辑:王小云关键字:生源外流,高考